苏州洞庭西山概述
西山世称洞庭西山,古称包山、西洞庭、林屋山,是洞庭东南部的一个岛屿,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南端,距苏州古城45公里,在北纬31°03′~31°12′、东经120°11′~120°22′间。西山主峰缥缈峰,海拔336.6米,为洞庭七十二峰(41峰在西山)之首。西山岛南北长11公里,东西长15公里,面积79.82平方公里,是中国内湖第一大岛,由全长4308米的太湖大桥与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相连。
西山原设金庭、石公、堂里三乡,1987年合并建立西山镇。现又更名为金庭镇(西山岛),辖境包括西山主岛及周围洞庭小岛20多个,镇域陆地总面积82.36平方公里,其中60%是低山和丘陵。西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加上洞庭水体的调节作用,具有四季分明、温暖湿润、降水丰沛、日照充足、无霜期较长的特点,盛产柑桔、青梅、杨梅、枇杷、银杏、板栗等花果。有稻田9500亩,果园、茶园3.1万亩,养殖水面6000亩。
从洞庭三山岛和西山俞家渡的考古发掘证实,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西山就已有人活动。4000年前,大禹治水过西山,留下了禹王庙、禹期山等古迹。春秋时,西山因位于吴越之间而留有很多吴越争霸时的遗迹,如当年吴王夫差曾携西施在此避暑、赏月,因而留下了消夏湾、明月湾、画眉池等至今令人神往的古迹。西山地处湖心,物产富饶,水路航运四通八达,历来是达官显贵退隐的好地方。天下名山僧寺多,南朝梁武帝时,西山佛寺大兴,浙有三庵十八寺之盛,西山的包山寺、水月寺、法华寺者曾兴盛一时,名重天下。西山也是道教胜地,有道教中的天下第九洞天(林屋洞)和第四十九福地(毛公坛)。北宋时,朱面力大办:“花石纲”,西山谢姑山、石公山等地的洞庭石被大量开采。南宋初年,北方贵族大举随宋室南迁,大批贵族到西山定居,给西山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西山的大族多数是南渡贵族的后裔。明清时期,西山因土狭民稠,大批居民外出经商,足迹文遍布江浙沪一带,还大规模远贸至湖南、湖北,且多数因经商致富后,西山建造了大批规模宏大、装饰精美的宅第,也形成了许多像明月湾那样规划严密、布局合理、配套齐全的村庄和集镇,这种状况在清乾隆、嘉庆及道光年间达到了鼎盛。西山保存的古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,且有着鲜明的西山地方特色。西山地处湖心,既承袭南渡中原文化遗韵,又因远贸而深受各地影响,形成了大异于吴中其他地方的方言、风俗和习惯。1999年,西山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,还有一大批古街巷、古建筑,古桥梁等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。
清乾隆年间,西山划归洞庭厅管辖,光绪三十二年(1906)又在西山设置靖湖厅,前后与吴县分治历150年。民国后复归吴县。民国期间,西山的蚕桑、柿漆、采矿(煤)业有较大发展,抗战后,因战乱及匪患严重,经济萧条,人口大量外移,从1910年的54217人降至1949年的24091人。解放后,党和政府实行土地改革,兴修水利,经济很快复苏,还创办了一批地方工业。六七十年代,西山通过围湖造田、修建环山公路、建洞庭铁塔通电、建采石及建材企业等大规模建设,奠定了发展基础,经济规模显著扩大。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乡村工业异军突起,先后办厂100多家,至1984年工业产值达3338万元,首次超过农业产值(3011万元)。1983年,西山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。1984年10月石公山、林屋洞经整修后,正式开放。1985年,登陆艇轮渡开通,外地汽车可直达西山,还兴办起一批旅游服务设施,每年到西山的游客有三四十万人次。花果迅速发展,蚕桑很快消亡,花果面积达3万亩,年产果品30万担。1988年,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578万元,其中农副产值2826万元,工业产值11752万元,首次超亿元,农民人均收入886元。
1994年10月,太湖大桥建成通车,西山结束了孤岛的历史,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都掀开了崭新的一页。
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西山的发展寄予了很高的期望,江泽民、李鹏、朱镕基、胡锦涛、尉建行等曾多次到西山视察。1998年4月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第二次到西山视察题词“开发洞庭,保护洞庭,发展吴县,造福后代”,为西山21世纪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1999年,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全面启动,园区建设项目13个,总投资1.5亿元,农业综合开发和生态、高效、观光型农业显现出广阔的前景。
|